五年来,全市科技工作按照加快“创新武汉”、“和谐武汉”建设的要求,多项工作有了新的探索和突破,武汉科技在全国科技战略分工中的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,科技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。我市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、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,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,我市科技综合创新能力迈入了国家第一梯队
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
自2010年元月武汉市获批“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”以来,全市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,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战略,围绕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,深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,努力将我市打造成自主创新能力强、创新体制机制完善、创新环境和谐的国家创新型城市。
自主创新环境明显优化。我市出台了《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》并通过科技部备案。制定了《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》,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开展各种技术创新活动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,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等方面提出20余条举措。
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。我市科技投入能力不断增长,全社会R&D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经突破了2.5%,2010年达到2.58%。现有国家级实验室20个,国家级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20家。
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推进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、深化科技金融改革、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、鼓励创新创业财税政策、组织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,出台了多项新政策,取得了阶段性进展。
科技金融体系逐步完善。我市获批国家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,多渠道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,不断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,推进市区联动科技担保平台建设,积极发挥科技保险的功能,加大推进科技企业上市工作。
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基本确立。目前,我市拥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(含试点)12家,省级创新型企业(含试点)77家,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13家。初步统计我市国家、省市创新型企业销售收入总和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的62%以上,知识产权数占80%以上。